顶点小说 > 三国将军本纪 > 第七十四章 制礼

第七十四章 制礼


    《典略》曰:彧折节下士,坐不累席。其在台阁,不以私欲挠意。

  彧有群从一人,才行实薄,或谓彧:“以君当事,不可不以某为议郎邪?”

  彧笑曰:“官者所以表才也,若如来言,众人其谓我何邪!”

  其持心平正皆类此。

  ...

  荆州。

  叶县。

  “文若有书信至矣。”军帐之中,曹操拿着许都尚书令荀彧送来的书信,对着下方的荀攸、郭嘉示意道。

  打开来看,只见荀彧在上面写到:“昔舜分命禹、稷、契、皋陶以揆庶绩,教化征伐,并时而用。及高祖之初,金革方殷,犹举民能善教训者,叔孙通习礼仪於戎旅之间,世祖有投戈讲艺、息马论道之事,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。

  今公外定武功,内兴文学,使干戈戢睦,大道流行,国难方弭,六礼俱治,此姬旦宰周之所以速平也。既立德立功,而又兼立言,诚仲尼述作之意;显制度於当时,扬名於后世,岂不盛哉!

  若须武事毕而后制作,以稽治化,於事未敏。宜集天下大才通儒,考论六经,刊定传记,存古今之学,除其烦重,以一圣真,并隆礼学,渐敦教化,则王道两济。”

  荀彧的意思是希望曹操重视教育,恢复礼学。

  同时荀彧这段论政其实反映出汉末士人欲恢复礼制、重建秩序的想法,并举刘邦、刘秀二人的前事作佐证,劝曹操“兴文学”、“隆礼学”,儒家主张的教化。“事与古异,皆不施行,施行者著在《魏科》”,这个算是除其烦重。

  曹操把荀彧的书信传递给了荀攸、郭嘉、王必等人。

  问道:“诸君以为如何?”

  王必点点头,盛赞道:“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也!”王必是寒门出身,现如今乱世之中,寒门子弟的求学更为艰难,所以他也迫切的希望曹操能够在其辖地推行教学,恢复董卓之乱以来,战乱时期已经基本处于暂停的教学事宜。

  郭嘉也盛赞:“文若之言,大善也!于国为甚!”

  曹操也赞同荀彧的意见,准备回信,又问道:“诸君以为何人可矣?”

  荀攸说道:“孔文举为天下先,可堪此任!”

  下方的谋臣也建议:“应劭博学多才,亦可任之!”

  曹操点了点头,见下方提到了孔融,而自己又在荆州,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人,祢衡。

  当初孔文举盛赞:“臣闻洪水横流,帝思俾乂,旁求四方,以招贤俊。昔孝武继统,将弘祖业,畴咨熙载,群士响臻。陛下叡圣,纂承基绪,遭遇厄运,劳谦日昃。惟岳降神,异人并出。

  窃见处士平原祢衡,年二十四,字正平,淑质贞亮,英才卓荦。初涉艺文,升堂睹奥;目所一见,辄诵于口,耳所暂闻,不忘于心。性与道合,思若有神。

  弘羊心计,安世默识,以衡准之,诚不足怪。忠果正直,志怀霜雪,见善若惊,疾恶若仇。任座抗行,史鱼厉节,殆无以过也。鸷鸟累伯,不如一鹗。

  使衡立朝,必有可观。飞辩骋辞,溢气坌涌,解疑释结,临敌有余。昔贾谊求试属国,诡系单于;终军欲以长缨,牵致劲越。弱冠慷慨,前世美之。

  近日路粹、严象,亦用异才,擢拜台郎,衡宜与为比。如得龙跃天衢,振翼云汉,扬声紫微,垂光虹蜺,足以昭近署之多士,增四门之穆穆。钧天广乐,必有奇丽之观;帝室皇居,必蓄非常之宝。若衡等辈,不可多得。

  《激楚》、《杨阿》,至妙之容,台牧者之所贪;飞兔、騕褭,绝足奔放,良、乐之所急。臣等区区,敢不以闻。

  陛下笃慎取士,必须效试,乞令衡以褐衣召见。必无可观采,臣等受面欺之罪”

  把祢衡那是夸的天下少有,结果就是这个祢衡,非常不给曹操面子,多次请迎都不应,好不容易强压过来,想略施小计,惩戒一番,让其击鼓助兴,结果,人家来了个裸衣骂曹,搞得曹操丢尽了脸面,赶紧打发到尚未开战的刘表这边,现如今也不知道如何了,但是曹操心里还是记着小本本的。

  当即装作不经意的问道:“听闻祢衡此人尚在荆州,不知如何也?”

  众人作为曹操集团的老人,哪里还不知道曹操的小心思,也不说破,下方当即有话语传来,“听闻祢衡,醉酒激怒黄祖,已被黄祖杀之,空有盛名,身死名灭,为天下笑也!”

  曹操摸了摸胡子,淡淡的说道:“咎由自取耳!”

  想了想,又就刚才的教育事情补充道:“天下战乱纷纷,然学不可废,当广令天下,集思广益,劝进修学,进言纳之!”

  以孔融、应劭为主,修订汉朝礼仪,同时进行学业方面的恢复工作。

  ...

  建安三年,三月,曹操围张绣于穰。与张绣、刘表联军继续战于南阳。

  建安三年,夏四月,谒者裴茂到达了关中,以天子的旨意召集西凉诸将,率领心向汉室的中郎将段煨攻破李傕,夷其三族。

  失去李傕的郭汜,独木难支,随后郭汜为其将五习所袭,死于郿。而马腾、韩遂还凉州后,自相攻击。

  因讨伐李傕有功,朝廷以段煨为安南将军,封閺(wén)乡侯。

  建安三年,五月,刘表自襄阳出兵,救援张绣,想要切断曹操的后勤补给线,曹操得到消息,引兵而还。

  --------------小知识--------------

  曹操迎汉帝于许都后,替汉室修宗庙、立社稷是头等大事(可惜《续汉书.祭祀志》及其注引也沒提及许都的规模),还有立郊祀仪,日后晋室南渡朝议时,荀组援引曹操迎刘协即便立郊的旧事为佐证(见《晋书.礼志上》),汉魏许都故城遗跡附近有相传是祭天的毓秀台。

  汉忠臣荀悅在其《汉纪》序中称:“外命亢辅征讨不庭,内齐七政,允亮圣业。”亢辅自然是指曹操;《礼记正义》序云:“七政之立,是礼迹所兴也。”也就是说礼制大多恢复。

  应奉传附应劭传:二年,诏拜劭为袁绍军谋校尉。时始迁都于许,旧章堙没,书记罕存。劭慨然叹息,乃缀集所闻,著《汉官礼仪故事》,凡朝廷制度,百官典式,多劭所立。

  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24/24722/486341205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