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三国将军本纪 > 第十一章 诛宦(说明章节)

第十一章 诛宦(说明章节)


  河南尹。

  洛阳。

  太傅府。

  袁术:“大人,今大将军意犹不决,其亲者,车骑、太后、舞阳君皆亲宦,吾等欲行诛宦之事,难矣。”

  袁隗:“谋事在人,何难之有?今欲平天下之难,何惜此身?大将军与吾共掌尚书台,吾今日之所难,少兵而已。”

  袁绍:“前将军董卓,大人故吏,可使进京相助。”

  袁隗:“然,可矣。”

  ......

  大将军府。

  袁绍等:“形势已露,将军何不早决?事久变生,复为窦氏矣。今宜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,使并引兵向京城,以胁太后。”

  进然之。

  主簿陈琳入谏曰:“《易》称‘即鹿无虞’,谚有‘掩目捕雀’。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,况国之大事,其可以诈立乎?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龙骧虎步,高下在心,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。夫违经合道,无人所顺,而反委释利器,更征外助。大兵聚会,强者为雄,所谓倒持干戈,授人以柄,功必不成,秖为乱阶。”(陈琳这段言论有点超前判断了。昔年张奂入京,也没能出现强者为雄的事件。)

  进不听。

  于是进以绍为司隶校尉,王允为河南尹,乃召武猛都尉丁原、并州刺史董卓将兵向京师,以胁太后。

  以王匡至徐州征调五百强弩。(英雄记:(王匡)辟大将军何进府,进符使匡于徐州发强弩五百西诣京师。)

  以鲍信至兖州泰山郡征兵。(陈志《鲍勋传》裴注引《魏书》:大将军何进辟(鲍信)拜骑都尉,遣归募兵,得千余人。)

  以毌丘毅至扬州丹阳郡征兵,刘备随行,途径徐州下邳国。(陈志《先主传》: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,先主(刘备)与俱行。)

  以张杨至并州征兵。(陈志《张杨传》:(张)杨复为(何)进所遣,归本州(并州)募兵,得千余人,因留上党,击山贼。)

  以张辽至冀州征兵。(陈志《张辽传》:何进遣(张辽)诣河北募兵,得千余人。)

  召前将军董卓于河东郡进京。

  召东郡太守桥瑁于东郡屯城皋。

  召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,火照城中,皆以诛宦官为言。

  尚书庐植以为:“诛中官,不足外征兵,且董卓凶悍,而有精兵,必不可制。”

  进不从。

  郑公业(郑泰)谓进曰:“董卓强忍寡义,志欲无厌。若借之朝政,授以大事。将恣凶欲,必危朝廷。明公以亲德之重,据阿衡之权,秉意独断,诛除有罪,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。且事留变生,殷鉴不远。”

  又为陈时务之所急数事。进不能用,乃弃官去。

  谓颍川人荀攸曰:“何公未易辅也。”

  消息传到了何进耳中,何进想到,大家都说董卓有问题,那董卓就别来了吧,于是召董卓进驻关中上林苑。

  (长安,这等于是让董卓西撤。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中是完全否定这一史料的,因为让董卓西撤至关中上林苑并不是胁太后,但是联想到郑泰传中郑泰的言论以及后来郑泰还是在朝中为官,并没有真正弃官而去,所以在此做个大胆的推测:大将军何进后来还是采用了郑泰、卢植他们的看法,挽回了郑泰,没有让董卓进京。所以史料中:让董卓西撤关中上林苑,也就是先前让董卓带兵进京之后发生的故事了,最开始时让董卓进京———后来又不准。)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河东郡。

  董卓部。

  在河东观望良久的董卓最终还是没能等到机会,先是先帝驾崩,大将军何进、太傅袁隗成功掌权,后又是蹇硕伏诛,到了六月,董太后势力也被清除,京城,看样子是已经牢牢掌握在了大将军手中。

  但是,功夫不负苦心人。

  洛阳,大将军府的书信,使其进京诛宦,让董卓精神为之一振,可是紧随而来的西撤书信,犹如一盆冷水当头而下,浇了个透心凉。

  董卓:“为之奈何?”

  李儒等也静默不言。

  “报——,洛阳来信。”帐外小兵举着一封信件入了大帐。

  一般的信,可不能直接入大帐,董卓没问,伸手接过信件,看了起来。

  随后便见董卓张颜一笑,说道:“太傅还是中意我等,进京!”

  并密令上书曰:“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,浊乱海内。昔赵鞅兴晋阳之甲,以逐君侧之恶,臣辄鸣钟鼓如洛阳,即讨让等。”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洛阳。

  大将军府。

  太后犹不从。

  使车骑将军何苗谓进曰:“始共从南阳来,俱以贫贱,依省内以致贵富。国家之事,亦何容易!覆水不可收。宜深思之,且与省内和也。”

  何进默然,何苗和何太后并不知晓自己已经与士人打成合作,还简单的认为只是袁绍那些少壮派的鼓动。何苗的意思,其实也是宦官所希望的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七月,董卓进兵至渑池。

  太后这才慌了,下令废除宦官。

  董卓虽然抗命,但是他的到来也给了何进借口。于是何进谓诸黄门曰:“天下汹汹,正患诸君耳。今董卓欲至,诸君何不各就国?”于是黄门各就里舍。

  同时何进又下令让种劭前去渑池阻止董卓继续东进,让董卓去讨伐于夫罗。

  董卓假意答应,等种劭走后却继续东进,上书道:“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,各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,操擅王命,父子兄弟并据州郡,一书出门,便获千金,京畿诸郡数百万膏腴美田皆属让等,至使怨气上蒸,妖贼蜂起。

  臣前奉诏讨于夫罗,将士饥乏,不肯渡河,皆言欲诣京师先诛阉竖以除民害,从台阁求乞资直。臣随慰抚,以至新安。臣闻扬汤止沸,不如灭火去薪,溃痈(yōnɡ)虽痛,胜于养肉,及溺呼船,悔之无及。”

  宦官们还被蒙在鼓中,纷纷跑到大将军府询问出路。

  何进想要让何家成为大士族,诛宦必不可少。但人心总是肉长的,宦官为何家做了这么多,何进又想留他们一命,何进犹豫了。

  进意更狐疑。绍惧进计,乃胁之曰:“交构已成,形势已露,事留变生,将军复欲何待,而不早决之乎?”

  进于是以绍为司隶校尉,假节,专命击断;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。绍使洛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,而促董卓等使驰驿上,欲进兵平乐观。

  袁绍劝何进便于此决之,至于再三。进不许。绍又为书告诸州郡,诈宣进意,使捕案中官亲属。

  是时进谋颇泄,诸黄门皆惧而思变。张让子妇,太后之娣也。让叩头向子妇曰:“老臣得罪,当与新妇俱归私门。惟受恩累世,今当离宫殿,情怀恋恋。愿复一入直,得暂奉望太后、陛下颜色,然后退就沟壑,死且不恨。”让子妇言于舞阳君,入白,乃诏诸常侍皆复入直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兖州。

  东郡。

  东阿县。

  程武:“诏书急切,州吏更捕中官亲属,大将军意欲诛宦?”

  程立:“如此行事,事必泄矣,昔不闻窦武之败乎?”

  程武:“幕府谋士如云,怎会如此?”

  程立摇了摇头,没有说话。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24/24722/501539417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