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三国将军本纪 > 第一百三十章 蒋子翼

第一百三十章 蒋子翼


    建安六年四月初。

  收到曹操密令的薛议当即告别了家人,带着数十随从前往扬州寿春。

  由于此次行动绝密,薛议将部下分为四队,前面两队都是四人,隔十余里,自己和阿福等人在第三队,第四队隔五里断后,期间,利用记号表达前方情况。

  事实证明,薛议这么谨慎完全是多余。

  一路上什么问题都没有遇到,直接到达了寿春。

  ...

  就在薛议等人入住客房后不久,小厮敲门而入。

  “何事?”薛福当即迎了上去。

  “二位贵人,方才有人递来一纸书信,言明要交给二位。”小厮赶忙回答。

  “哦?”薛福回头望了一眼薛议,见后者轻轻颔首。当即从小厮手里接过信件,示意小厮先出去了。

  小厮递过信件,当即躬身告退,顺手带上了房门。

  薛议接过信件,只见上面写了一个地名----飞燕坊,然后便是接头的暗号了。

  “怎么感觉跟个间谍一样?”薛议心中一片疑惑。“飞燕坊?这不是青楼吧?”

  ...

  济阴郡。

  鄄城。

  曹操击败仓亭津袁绍军后,返回途中,经过鄄城。

  “曹公意欲以伯言领诛间之事?”程昱知晓薛议被曹操调往扬州之后,当即询问道。曹操一方的情报的机构,向来是他来负责的,所以曹操的举动,一下子就让程昱明白了什么。

  曹操笑了笑:“仲德所言甚是!吾欲以伯言领仲德故事矣!”见程昱脸色不太好看,当即解释道:“仲德今年六十有矣!岂能无人承志乎?”

  程昱脸色缓和,说道:“此事郭奉孝已然接手,调伯言何意?伯言非此才也!”

  曹操道:“奉孝亦长伯言数岁,作长远计,伯言当可一试!”

  见曹操执意如此,程昱也不好说什么,但还是坚持己见:“我知伯言久矣,其非此才也!”

  曹操听后,却是笑着拍了拍程昱的背,没有再多说。

  ...

  寿春。

  薛议领着阿福等人一路来到了信中所言地点。

  “飞燕坊!”

  铺一进门,便有一位半老徐娘的妇人靠了上前,“几位贵人可有熟识的娘子?”

  一开口,薛议便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。

  当即按照信中的暗号来回答:“可有上好的雅座?”

  妇人眼前一亮,细细看了薛议一眼,答道:“郎君来的不巧,雅座今日已然告罄。”

  薛议道:“我有百枚大钱赠之。”

  妇人笑道:“翠儿!还不请公子上雅座?”

  当下一个小姑娘应声而来,领着薛议就往楼上走去,薛福等人还想再跟,却被妇人身边的汉子伸手拦下,薛议看了一眼,点点头,示意他们留下。

  他大概心里已经知道要见的是谁了。

  ...

  徐州。

  广陵。

  太守府。

  见陈登坐在一盘未完的棋局边发呆,心腹属下开口问道:“明公?今祭酒去矣,明公仍思之耶?”

  陈登闻言一笑,摇了摇头,对着心腹说道:“吾思其乎?吾思己也!”

  下属不解其意,问道:“明公之言,小人实不知也!”

  陈登笑道:“依汝之见,曹公加我为伏波将军,何意也?”

  “小人不知!”下属拱手道。

  陈登轻轻的拨动了一下棋盘的棋子,下了一步,答道:“官渡之战,曹公胜于袁绍;孙策既亡,孙权诛李术以献曹公,且以姻亲之好,统领江东。”

  说着,轻轻地拿起一颗被围杀的棋子,举着它,对着下属说道:“我与孙氏有血仇之恨,且屡次进言曹公,当伐江东!汝以为,我似此棋子否?”

  说罢,又将这颗棋子放在了棋局中的另外一侧。

  “以今日之形势,江东之侧,必不容我矣!”

  下属明白了陈登的意思,曹操孙权固好,那么一边鼓噪着进攻江东的陈登便显得尤为碍眼了。

  陈登见下属如此解释,笑着摇了摇头:“非也非也!我言之形势,当在荆州,孙权为刃,攻伐刘表,卧侧岂能容我酣睡?”

  下属有点绕糊涂了。

  陈登见此,却是没有再解释。

  便在这时,有下人来报,朝廷来使者了。

  诏:伏波将军、广陵太守陈登功勋卓著,政绩斐然,士民嘉之。朕.......以为东郡太守。

  使者走后,下属立马赞叹陈登的先见之明。

  陈登笑道:“可惜不知东郡之魚脍之味能有广陵几分?”

  ...

  寿春。

  飞燕坊。

  薛议随着这个小姑娘登上了阁楼。

  莺莺燕燕之声,不绝于耳。

  小姑娘红着脸,领着薛议,来到了一处门房前。

  敲门过后,薛议推开了房门,里面有两人正享受着姑娘的按摩,赫然背对着他,听到开门声,同时转过身来。

  一人不出薛议所料,会来这种地方的,果然是郭嘉!

  另一人看着倒是仪表堂堂,正疑惑的望着薛议,郭嘉立马站了起来,笑道:“伯言!这位便是我司空府江东间谍之首!蒋干!蒋子翼!”

  “谁?蒋干!?”

  ---------------小知识---------------

  《先贤行状》:迁登为东城太守。广陵吏民佩其恩德,共拔郡随登,老弱襁负而追之。登晓语令还,曰:“太守在卿郡,频致吴寇,幸而克济。诸卿何患无令君乎?”

  赵一清曰:○《汉书·地理志》:九江郡东城县。○后汉省,故《续志》无之。未闻立郡也。此“城”字疑“郡”字之误。登由广陵迁东郡,既去,而淮南遂虚,曹公故追恨不用其计也。若仍在九江,则何叹恨之有之?

  钱仪吉曰:此正是东城作郡之据耳,诚夫先生偶未审此。【诚夫,赵一清之字。】

  谢鍾英曰:○东城废县,班《志》属九江,《郡国志》属下邳,《先贤行状》“陈登迁东城太守”,《吴志》“鲁肃临淮东城人”,盖汉末升作郡,三国时地当兵冲,遂废。

  《元和郡县志》:故城在定远县东南五十里。◎王先谦曰:○《晋志》:复置作东城,改属淮南郡。○《一统志》:故城,今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东南。

  沈家本曰:《续汉志》“东城”作“东成”,属下邳国,未尝省也。城、成之异,二字屡见。《晋志》属扬州淮南郡,亦作“东城”,中间不闻为郡。赵说是。

  弼按:下文有“广陵吏民拔郡相随”之语,当仍为下邳之东城,地望相近,故能相随。若为兖州之东郡,则距离甚远,何能拔郡相随乎?又按,本志《方技传·华佗传》云广陵太守陈登得病死,不言其为东城太守也。

  《先贤行状》中说陈登是迁为东城太守。

  作者简说:当时并无东城郡。东城倒是有的,鲁肃的老家,难道是改东城县为郡?(李典的太守就是这么来的。)

  令一说则是非为东城,而是东郡之误。

  这里,结合诸家之言,作者取的后一种说法。

  陈登迁东郡太守。

  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24/24722/543687416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