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三国将军本纪 >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官渡之战(完)

第一百二十五章 官渡之战(完)


    伴随着曹军士卒的怒吼,乌巢守军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,很快,便发生了崩溃,逃无可逃的他们选择了弃甲投降。

  乌巢失守!

  ...

  “伯言、文谦当记首功!”听闻薛议绕后烧粮成功,而乐进又阵俘淳于琼后,曹操高兴的喊了出来。

  淳于琼很快便被押到了曹操面前。

  望着一身是伤的“老朋友”,曹操感慨道:“昔年洛阳一别,未想有今日之变!仲简!可服之?”

  淳于琼沉默不言。

  曹操笑了笑,亦欲活之:“何故不答?”

  淳于琼这才开口道:“胜负在天!”说罢看了一眼许攸,“何故问之?”语气充满了不服。

  许攸被淳于琼的目光盯的毛骨悚然,望着连鼻子都被割下的淳于琼,进言曹操,说道:“明旦鉴于镜,此益不忘人。”(一旦淳于琼望向镜子,不会忘记今天的耻辱的。)

  许攸的话,明显的诛心之言,意欲杀掉淳于琼。

  淳于琼闻言大笑:“许攸!大将军待汝可薄耶!?汝临阵叛敌,亲族必见诛于审配之手!吾先去一步,于九泉之下,待汝之亲族随吾同去!许攸!汝恃才傲物、吾咒汝必诛于孟德之手!”

  淳于琼一心求死,许攸脸色一阵青白,无言以对。

  曹操见此,命人拉着大笑的淳于琼出了大帐。

  ...

  薛议自密道而出。

  见四下无人防守,立刻组织人马顺着深处摸了过去,很快边找到了袁军的粮草囤积之处。

  守卫的士卒仅仅只有五人。

  见到薛议等“袁军士卒”到此,伍长开口问道:“前方战事吃紧,尔等来此作甚?”

  薛议不答,疾步靠近了对方,把握好了距离,直接就抽出了武器,直奔对方而去。

  当先的突袭就砍倒一人。

  剩下的士卒也被迅速的处理干净。

  望着半仓的粮草,薛议立刻下令浇上了火油等易燃物,从薛福手里接过从袁军处弄来的火把,听着不远处,营口前方阵阵的喊杀声,薛议将火把抛向了粮仓。

  “此战的终结!就由我薛议开始!”

  “乎!”火苗一瞬间就蹿了起来,很快就蹿得老高。

  附近的袁军感觉到了不对,立马过来查看,但毫无组织的他们,很快又被薛议的精兵击溃。

  浓烟、伴随着烈火,将乌巢的袁军粮食,全都化为了灰烬!

  所有的袁军士卒都明白,袁军!要断粮了。

  不久之后,伴随着曹军的欢呼:“乌巢已破!”

  薛议终于露出了笑容。

  ...

  来救援乌巢的袁军,见乌巢燃起了冲天的大火,哪里还不明白乌巢已破,深感无力的他们立刻放弃了救援行动,退了回去。

  曹纯自然没有再追。

  ...

  官渡。

  消息传播的速度,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快。

  位于曹操本阵战斗的双方差不多是同时收到了曹操攻破乌巢的消息。

  曹军自然是备受鼓舞,士气愈发高昂。

  望着动荡不安的士卒,高览暗自焦急。“儁乂,大军无粮矣!士卒皆知!为之奈何?”

  张郃摇了摇头,收到消息的他,也不知如何是好。

  “不如降曹?”高览突然建议道。

  张郃一愣,望着高览,久久没有言语。

  ...

  曹洪自手下收到了张郃、高览等袁军将领的请降书。一开始,是担心对方是诈降,不敢轻易答复。

  但是在对方烧掉了攻城器具之后,荀攸等人开始进言:“郃计不用,怒而来,君何疑?”

  曹洪这才答应了张郃等人的请降。

  张郃、高览投降之后,第一时间便是掉转枪头,进攻袁绍。

  ...

  袁绍大军在乌巢被毁,张郃等将又率军反戈一击的情况下,直接崩溃,士气全无。

  任凭袁绍如何呼喊,都阻止不了已经崩溃的大军。

  不得已,袁绍立马乘夜带着长子袁谭渡河逃亡至黎阳。

  而留在河岸这边八万多无船可渡的士卒,选择了投降曹操。

  沮授,也被曹军俘虏。

  ...

  “沮授未降!沮授未降!”

  被送到曹操眼前,沮授当着曹操的面,还在高呼,“授不降也,为军所执耳!”

  曹操与之有旧,也起了爱才之心。对着沮授说道:“分野殊异,遂用圮绝,不图今日乃相擒也!”

  沮授闻言,说道:“将军(袁绍)失策,以取奔北。授智力俱困,宜其见擒耳。”

  曹操笑道:“吾闻本初无谋,不用君计,而夺君之权矣!今丧乱过纪,国家未定,君之才能,当相与图之。”

  沮授道:“叔父、母、弟,县命袁氏,若蒙公灵,速死为福。”

  曹操知道沮授的意思了,感叹道:“孤早相得,天下不足虑。”

  沮授:“心如归雁!死不足然!”

  曹操默然。

  ...

  东阿县。

  “老爷!老爷!刘娘子生了!母子平安!”薛四高兴的向着薛房禀告这一消息。

  薛房紧皱的眉头终于张开,吐出一个字:“善!!”

  ...

  曹操在官渡击败了袁绍。

  又在袁绍北逃的路途之中,俘虏了包括辅兵在内的八万袁军士卒,按说,应该高兴才是,但是如今,大帐之中的氛围,却明显有些沉闷。

  王必首先开口:“高览、张郃二将新降,万于人马加入我军,粮草恐不能持久。”

  张郃、高览的投降,带来了万于士兵,但是这些士兵是要开口吃饭的呀,曹操军粮草本就不多,现在一下子多了这么口,还不包括哪些降卒,后勤的压力,一下子就涌了上来。

  曹操直奔主题:“诸君以为,降卒如何处置?”

  这次讨论的主要问题还是这八万降卒的问题。

  荀攸说道:“我军无粮,恐难以久留,而其众家人在北,亦无心留于此也!”

  王必接着补充道:“纵然使其北归,恐亦无感恩之心,徒为袁氏增力也!”

  粮草的问题,导致曹操不可能留着他们。

  接受投降,一是粮草负担不起,二是降卒的亲人们都在北边,忠诚度也是个问题。

  就如同王必所言,就算放了,他们也还是会被袁绍继续征召,来对抗曹操。

  王必、荀攸的意思,曹操已经了然于胸,他们只是没有明言,这些人得全部处理。

  薛议没有在这里,并不知晓,八万余降卒的命运,就在这小小的大帐之中,被寥寥数人定下。

  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24/24722/546268210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