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三国将军本纪 >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战(十六)困境

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战(十六)困境


  袁绍讨曹的檄文,给我们的后方,带来了很大的影响,豫州诸县,纷纷响应,曹操在豫州的赋税、粮草,除了少数的几个县,基本处于断绝状态。更甚者,更是直接起兵,汇合刘辟、龚都等人,直奔许都而来...

  战事十分焦灼,在袁绍定下大举进攻的方阵后,我军于济水以北的卷县、阳武县都落入了袁绍之手。

  更为艰难的是,袁绍河内的分军,联合韩荀所部,于河南尹击败夏侯惇部,挺近了洛阳附近的芒山一带,与阳武县的袁绍大部队,呈现夹击之势,两面夹击,进取旋门关!

  虽然于禁在杜氏津击破袁绍先前派来的渡河部队,但是面对袁绍本部大军的进攻,已然无力反抗,直接放弃杜氏津,退守官渡。

  之后不久,我便收到了消息,成皋令司马朗告病,成皋丢失,荥阳孤城困守,雄关旋门关落入袁绍之手。

  如今,夏侯惇退守洛阳,不敢复出。袁绍实际控制了河南尹的平阴县、平县、巩县、成皋县、卷县和阳武县,势力已然连城一线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《薛议日记》

  ...

  建安五年四月。

  官渡。

  曹操大营。

  大营的气氛非常的压抑,军粮缺少的消息,已经“被”悄悄的传遍了全营。

  内奸无处不在,暗中与袁绍相交的,更是不可胜数。

  袁绍的进攻压力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虽有小胜,但是北面的县城,基本都被占领,袁绍本人虽然还未至,但是大军的压力,已经直接把曹操的头发,都压白了少许,深深的叹了一口气,曹操勉强挤出一个微笑,问身边的贾诩:“粮草将尽,计将安出?”

  贾诩顿了一下,说道:“公明胜绍,勇胜绍,用人胜绍,决机胜绍,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,但顾万全故也。必决其机,须臾可定也。”

  贾诩的言语,就是荀彧四胜论的翻版,曹操明白了贾诩是在鼓励自己,但是也没有实质性的建议。

  望了一眼荀攸,后者也是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。

  薛议同样也没什么好法子,只能在内心暗暗焦急:“许攸怎么还不来?”

  大军与袁绍大军对峙还没多久,可是曹操此时却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。

  就在这时,属下来报。

  “禀曹公!偏将军关羽留下信件,带着刘备的家小出营奔北而去!”

  曹操听到后,一阵失神,“吾待云长不薄也!”

  曹操对于关羽可以说是万分喜爱了,不仅立了城下之约,更是在白马之围后各种封赏,给与了最大的功劳赏赐,就是希望打动关羽,可是万万没想到,关羽最终还是离去了。

  “曹公,关羽留下了曹公所赐封赏、将印!”斥候补充道。

  张辽等人当即出言:“曹公,关云长有万夫不当之勇也,不可轻纵之,愿为曹公驱之,追回关羽!”

  曹操回过神来,摇了摇头:“彼各为其主,勿追也。令关隘放行!”

  张辽急了:“曹公!”

  曹操大手一挥:“吾意已决,勿复多言!”

  “诺!”

  虽然放走了关羽,但是曹操表现出来的气度,深深的感染了薛议,薛议扪心自问,他是做不到此时放关羽就这么带着刘备的家小离开的。“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信念么?”

  但是薛议明显感到,曹操做出这个决定后,大帐内的气氛明显变了,此时的薛议还不明白那是什么,只是隐约感觉,直到后来,才明白,那是写在若干年后语文课本中的“士为知己者死!”

  “曹公,徐州快来消息!”王必走了进来,说道:“孙策已死!”

  曹操赶紧问道:“何人杀之?”

  薛议一愣:“曹老板怎么知道是被人杀的?”

  “许贡家客!”王必答。

  曹操和王必对视了一眼,默契的没有再问。

  薛议仿佛明白了什么,怪不得自徐州讨伐下邳之后,郭嘉就一直没看到人了,原来如此。

  “许都荀彧也有信件传来。”王必继续说道,一直都是曹操心腹的王必是有资格查看曹操与荀彧之间的信件的,同样能有如此权力的,只有薛议的老师,程昱了。

  “文若言豫州诸多县城皆叛,安阳都尉将军李通与朗陵长赵俨死守安阳、朗陵二县,但是贼众势大,只能困守,难以突围。”

  曹操赶紧接过信件,看着看着,眉头就皱了起来。

  “豫州如今各自为战,通袁者不知凡几!”王必一句话总结了豫州如今的局面。

  荀攸道:“将军李通有勇,赵俨有谋,当可守之!曹公更应派遣能吏坐镇汝南,平复诸县!”

  曹操赶紧问道:“何人可往?”

  荀攸道:“许令!满伯宁!”

  满宠也是绝对曹操的元从了,能力也是有目共睹,曹操当即点头,“可!”

  于是让王必赶紧写信回复荀彧,告知他的意见。

  王必书写完毕,又进言道:“如今曹公与袁绍争雄,天下侧望,今粮草困顿矣;兖州,将军之本也,虽有粮草,然无能力运输,窃以为可使裨将军李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。”

  李典宗族自与吕布之战后,便由李典的哥哥李整带领,为了感谢与拉拢李氏一族,曹操当即以平定兖州的功劳,表李整为青州刺史。

  而李整带着李家军也是配合着袁绍袁谭一起攻伐青州,但是不久后,李整便病亡,曹操为了稳住李氏一族,继续任命年少的李典为颍阴令,更是任命为中郎将,后迁离狐太守。

  李氏一族的力量不可小觑,众人皆知,所以薛议也没有任何看不起这个比他还小的“将军”。

  曹操略微沉默,王必的话,他听明白了,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在里面,如果这时候曹操写信调动李典,而李典拒不听令,那么李家的心意,就全然可知了;反之,若是李典听从曹操的命令,那么兖州的济阴郡这块,都可以保证曹操在与袁绍争斗之时的平安。

  曹操思索了一会,重重的点了点头,对着王必说道:“可以吾之信印告知李典!”

  “诺!”王必领命。

  好消息是,李典李氏一族,还是听命的。

  -------------小推测------------

  关于李典的出生年的小推测,史书上李典生卒年月不详。

  按李典年三十六岁亡故(李典传),又最后出现的可考时间,李典合肥之战(建安二十年  215年)尚在,反推,李典的最大出生年可能为180年,所以我在文中所写,李典的年龄比薛议小。

  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24/24722/550096638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