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骑行中国纪实 > 第三十七章 畅游晋地

第三十七章 畅游晋地


  

  在山西,常常能见到窑洞。作为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,窑洞承载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。作为一个南方人,这种截然不同的建筑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。

  在黄土高原待的久了,别样的民俗风情不停地在眼前演绎,在这浓厚的历史气息熏陶下,却是令小张生出了自己也是此处的原住民的时空错乱之感……

  山西灵石县,王家大院。

  王家大院的名气比不上被电视剧捧红的乔家大院,但可参观性并不比乔家大院差。

  王家大院属于官宅,相比于乔家大院的精致细腻,更加宏伟一些。仅从开放的参观区域来看,王家大院便是小城堡,而且是两个堡,中间用天桥连接起来。

  

  参观完王家大院,小张马不停蹄赶到了临汾市,迎面便是一个偌大的门牌,上书  “  华夏第一都  ”  五个大字。古时,临汾也叫平阳,尧定都于此。

  晚上,小张在临汾市找了家旅店住下,今天这家旅店却是有些不一样。

  

  小张原先找的是旁边的旅馆,但架不住这家旅店的老板过于热情。

  “唉,来者是客”

  “待会再登记……”

  小张问了价格,三十块钱,那就在这家住下吧。

  小张看了房间,还可以。怎料刚把行李搬上去,老板娘就压低了声音。

  “要不要大包?”

  大包?小张疑惑地看着老板娘。

  老板娘又换了个问法:“玩一下?”

  小张懂了。既然老板娘都这么说了,他么,当然是……挠挠头,然后装作还是没听懂的模样,径自下楼买牙膏去。没办法,装洗漱用品的塑料袋破了个洞,牙膏掉了。

  买完东西回来,老板也悄悄凑了上来。

  “要不要服务员?”

  小张歪着头,皱着眉,一副疑惑样。小张觉得此刻的自己可以去争夺奥斯卡。

  老板也不再询问,小张拎着东西上楼了。

  ……

  一转眼,小张即将进入运城市地界。界牌旁边还有一条岔路,是一条村道,看到那村子的名字,小张顿时乐了。

  杏花村。

  此时此地,缺一个骑牛的牧童,不过,却有个骑车的流浪汉。

  运城有个著名的景点,运城盐湖,被称为中国死海。

  “运城盐湖是个古老而又典型的内陆咸水湖,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。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“死海”,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。”

  查了百科后,小张来了精神。

  “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。漂浮不沉,嗯,漂浮不沉……”小张跃跃欲试。

  但工作人员给小张泼了冷水。人确实可以漂浮,但现在天气太冷,下水过于危险。

  在这接近零度的气温下,小张也不敢擅自下水,只好作罢。

  次日,小张来到了永济市皮肤病专科医院。一个星期过去了,他的皮肤过敏有所好转,但是在介休市开的过敏药昨天就已经吃完了,他昨日线上问诊介休市的那位老医师却没有得到回应,只好来另一家医院继续诊治。

  医院里,皮肤科四位医师坐诊,小张向最近的一位医生走去,是位女医生。

  

  女医生简单询问后,建议小张先简单验个血,确认是否是过敏。随后女医生得知小张无法复诊,便开了半个月药,并让小张有疑问就打电话给她。

 

  出了医院,小张直奔西边的蒲州镇而去,这个镇子就藏着三个好地方:普救寺、蒲津渡遗址、鹳雀楼。

  刚出城不久,小张便在路上遇到陷入困境的一对老人家。

  两位老人本在小张前面,踩着一辆三轮车缓缓前进,可小张发现,踩着踩着三轮车不动了,而两位老人家也下了车,其中老爷爷下车后便又进了旁边的村道。

  小张上前询问老奶奶,才知道原来是车轮扎胎了,小张俯身查看,车胎已经完全瘪了下去。

  但两位老人都没有带手机,无奈下,老爷爷便步行去旁边村里询问有没有补胎店。

  小张拿出打气筒,可惜规格不同,打不上气。于是小张又在地图上查找附近的修车店,打了几个电话后,终于在一位修汽车的老板帮助下,联系上了一位修三轮的师傅,告知大概位置后,师傅答应马上过来。

  小张与老奶奶没等到师傅,却等来了老爷爷。

  老爷爷是坐着一辆小车过来的,告诉老奶奶已经找到了补胎的,补胎师傅马上过来。  同时老爷爷让大妈坐上小车先走,小张从话语间得知原来老奶奶有急事。

  见状,小张又打了电话,告知联系好的师傅不需要过来了。在老奶奶的感谢下,小张跨上车子继续前进,所谓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。

  普救寺,作为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爱情故事发生的地方,被赋予了爱情圣地的标签。

  小张中学时期便看过不少元杂剧,窦娥冤,救风尘,汉宫秋等,西厢记便是其中之一。小张亦曾被其中的故事深深吸引,如今来到故事中的场地,一时有些激动。

  普救寺再往前便是蒲津渡遗址。蒲津渡乃秦晋交通要冲,被誉为关中锁钥,其中屹立千年的黄河大铁牛,无声地彰显着唐时的繁盛。

  再往西去,便是著名的鹳雀楼。王之涣一首《登鹳雀楼》,让此地名声大噪。如今,他也能登上楼顶,与古人一道观赏这壮丽的山河。

  蒲州镇之游很快结束,但运城底蕴不止一个蒲州镇,在运城地界内,小张已经陆续经过了关羽故里、李冰故里和杨贵妃故里等地。

  

  晚上,小张抵达风陵古渡,这是秦晋豫三地咽喉要道,曾是黄河最大的渡口。风陵古渡,也是金老书中,郭襄  “风陵渡口初相遇,一见杨过误终身”  的地方。

  “我的杨过……不,呸,我的襄儿,又在何方?”

  同样是骑长途,有的人在路上捡了个媳妇,有的人在路上捡了条流浪狗,有的人在路上捡了几大张毛爷爷。而他,倒是捡了身体一堆毛病。

  小张在渡口沿岸小路轻踩着单车,意外发现一个破房子。恰巧今日夜间温度零上,于是小张决定露营。自从进山西以来,便持续低温、雨雪,无奈之下,小张一路住店,直至今日,才得以扎一次营。

  还是睡袋买便宜了,没来得及在寒潮之前进入南方。小张算了算,发现这些日子的住店费用估计有七八百后,更是捶胸顿足,这价钱,足以买一个不错的睡袋了。

  

  次日,风陵渡黄河大桥。

  大雾弥漫,黄河壮阔,河提上朦胧中能辨出几个大字。

  “大——河——仙——境”

  桥的对面,便是潼关。

  出晋,入陕。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18881/18881362/44337468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