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骑行中国纪实 > 第二十八章 补充物资

第二十八章 补充物资


  

  次日,小张又起了个大早。

  以前起大早是因为与阿康同行,不得不早,现在则是为老天爷所迫——清晨的风总是要小得多,但一到中午就是持续一天的大风。

  小张收拾好东西,来到大楼前面的水泥地停下,眼睛扫视地面,寻找昨晚丢失的腰包。昨晚掏身份证给领导看时,小张把腰包放到了行李最上面,但吃完饭却找不到了,兴许是被大风刮到地上。因为下着大雨,小张昨晚便没有出来找。

  几分钟后,小张终于在一辆小车车底找到了丢失的湿漉漉的腰包。

  小张讨厌这大风,一天天刮个不停,一个平路整得跟爬陡坡一样艰辛。

  小张被秋冬季节东北的大西风整得苦不堪言的同时,东北的人们已经把风抓来做了免费的劳动力。

  “嘿!”

  公路边的一户人家,大门前,一位男子将一铁锹谷物扬到半空,待其落下时,糠秕杂草等已经被风吹走,地面上谷物与糠秕泾渭分明,各成一堆。

  在逆风中拼搏了一天,下午小张又在路边找到废弃房子,在这天天晚上大风的东北,晚上有房子住是一天中最欣喜的事情。

  时间还早,下午三点多。旁边就是一个乡,小张采买了一些食材,晚上有充足的时间大快朵颐。

  晚饭第一锅,小张先来了个辣椒炒土豆条。

  小张被辣椒熏得眼泪直流时,一位老者出现在朦胧的视野中。

  老者询问片刻,对小张独自骑长途的行径表示敬佩,随后踱着步子离开。

  晚饭第二锅,土豆炖饺子。

  老者又来了,惊讶地问小张怎么还没吃完。

  “这是第二锅,刚才没吃饱。”小张解释道。

  老者点头,又离开了。

  第三锅,煮饺子。

  第四锅,火鸡面。

  老者再次进来,还带了另一位老者。两位老人家瞅着小张,像在瞅什么稀罕物,却也不发话,小张只觉如坐针毡。终于,几分钟后,两位老人家走了。

  小张轻呼一口气,这老人家,三顾茅庐乎?

  应该有被自己连吃数锅吓到吧,小张想。因为他刚开始做饭时,这位老人家便来了,那时还没到四点,而老人家第三次来时,已经是六点多了。足足两个多小时,老人家每次来,都看到他在吃。

  “不是我能吃,实在是这锅太小,一包饺子才放一半就满了。”小张自言自语,又剥了两个橘子,给这顿晚饭画上句号。

  ……

  东北的自助烤涮也便宜,往往只需要二十九块钱一位。在佳木斯市,小张本想吃个二十九的自助,可因为他只有一个人,只能选三十九的套餐。

  吃完饭,小张开始在城区里转悠,他决定在这里好好补给。

  有家两元店叫喊着  “黄了不干了,全场一元”  ,小张趁机买了鞋袜、纸巾、打火机等杂物。

  有家鞋店清仓,小张买了双新鞋。四个多月,出发时的鞋已经残破不堪,脚趾头都能露出来,这几天可冻坏了他。

  又有家十元店,小张买了个不锈钢汤锅,替换掉原来的小锅。

  在一家超市,小张买了一瓶三百三十毫升的可乐和一袋四百毫升的酱油。小张觉得自己有些傻,为了尽量减少负重,他这一路都在找小瓶且用塑料瓶装的酱油,但今天他突然醒悟,他也可以像装盐一样,将酱油装在空的小塑料瓶里。

  在一个路边摊,有位哑婆婆卖衣服的看起来像是二手的。虽然昨晚在破房子里扎营,但今天早上小张还是被冻醒。他的睡袋是九十九块钱的便宜货,只能扛到八摄氏度,而最近凌晨都是零度左右。

  走近摊位,小张看中了一件厚羽绒外套,五十块钱,但衣服是深绿色的,穿起来显老。旁边还有一件青春黑的外套,却是薄了点,只需要三十块。

  小张在两件外套里纠结,哑婆婆见小张似乎对黑外套更喜欢,扯了扯小张的衣服,指着黑外套,伸出两根手指,眼睛紧紧盯着小张。

  咋婆婆这是主动把黑外套降到二十块钱了。而且咋婆婆动作有些急迫,仿佛生怕小张不买了。

  小张鼻子有些酸,哑婆婆应该很急着卖出一件衣服,这样她就能吃好多天了。

  小张抛弃了青春黑,要了大爷级别的羽绒外套。这天气,保暖才是王道,漂亮衣服又不防寒,穿给谁看呢?

  小张本还想买个防寒的手套,前些天建三江农场的车店老板送了他一副全指手套,但穿着仍是冻手。

  又转了转,小张还是没有找到卖便宜手套的,便不再浪费时间寻找。

  买好东西,小张也不打算继续走了,在城区花了一个多小时找到一栋拆迁楼住下。城市里的破房子有个好处,那就是外面很可能会有路灯之类能起到照明效果,如此晚上便不需要打手电。

  次日,小张沿着松花江继续向哈尔滨前进。松花江里有些大大小小的岛屿,令小张惊讶的是,上面也种满了玉米。

  小张猜测,也许原来岛屿是连着路面的,只是现在涨水。

  不久后,小张更是看到,有大船在松花江里行驶,有大船在岛屿边停下。这是在收玉米吧,小张有了之前的猜测,现在越来越觉得像那么回事。

  又过了一天,小张抵达依兰县,取之前拿去售后维修的小米充电宝。等小张拆开快递盒,却发现,小米给他换了一个全新的充电宝。

  “还真给换了个新的。”小张想起小米专卖店老板的话,没想到竟被他一语中的。

  佳木斯到哈尔滨的路,隔着松花江有南北两条。北岸的路更加平坦,但有座桥在修,小张担心桥过不了,这几天便一直走南岸的山路。

  今天到了依兰县,已经过了修桥那段,小张便果断拐到北岸,但随即小张便悔青了肠子。

  地图上标注北岸是102省道,小张却在路面看到了熟悉的裂缝、熟悉的  “蛛网”  。

  这条路……小张莫名心悸,马上换个地图软件查看,这一看便看得他呆愣原地。

  这哪是什么102省道,分明就是他走到吐血的102国道!

  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18881/18881362/44345496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