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圆明天 > 第四章 社死现场

第四章 社死现场


十日之后,元惜年完成了二师兄布置的训练任务。

这些日子里,白日在潜龙潭举石锁,夜间就在下游的泉池中泡一个时辰。说来也怪,白天累得手指头都懒得再弯一下,在泉池中泡完后,浑身好像又充满了力气。

来到潜龙潭,找到了又在吹奏的二师兄。

这几天他在二师兄吹奏声中练习,分辨出吹奏的是一曲童谣。

“你已经完成任务,可以去师父那复命了。”二师兄淡淡看了元惜年一眼。

“二师兄,我是来送样东西给你的。”说罢,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盒子。

二师兄有些诧异,接过盒子打开,里面放着一个长条状的木头。拿出来仔细一看,原来是两块木片中间夹着个铜板,铜板厚不足半寸,横面有二十四个方孔。

“这是何物?”二师兄来了些精神。

“我见师兄这些日子每日用树叶吹奏,曲虽然动听,但这树叶每次吹不到一时辰就破了。寻思能用啥结实点的物件吹奏,于是做了个这个小玩意。”元惜年答道。

这些日子,二师兄不知有何心事,也不见他练功,每日就在崖顶发呆、吹奏。虽然看似没有管元惜年,但是第二日上午,元惜年训练快结束时,力竭和汗水让手中石锁一个拿捏不住,眼看就往他头上砸来。

本能闭上眼睛,却发现石锁掉落砸在脚边,仔细一看,石锁上多了一个树叶状的坑。元惜年心下感激,也明白二师兄其实一直关注着自己,便决定表示下自己的感激之情。

可是这山间树林的,自己能找到的东西,怕是没有师兄能看得上眼的。见二师兄以树叶吹奏,虽不知为何将童谣吹得如此悲伤,但元惜年还是来了灵感。

前世自己也常独自蜗居在出租屋中发呆,感慨生活的艰辛,惆怅未来的无期。某日,在日常睡前刷手机时,被主播的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买了把口琴。

元惜年是个相信缘分的人,既然已经买了,那就试试吧。

在网上找教程,学网课。半年下来,竟也吹得有模有样。为此还感慨唏嘘,如果当年填志愿时多些想法,了解自己天赋和兴趣所在而选专业后,命运是否有所不同。

见二师兄依然不解的眼神望着自己,元惜年也没解释。从怀中掏出一把一模一样的口琴,轻轻放在嘴前。

口琴安宁的音色,随着他的吹奏,组成了动听的音符。

元惜年吹的是《故乡的原风景》,原曲虽是用陶笛演奏,口琴吹奏起来却也丝毫不失意境。

金色的麦浪,鼓舞丰收的大地。

岁月的欢歌,收获季节的赞礼。

悠悠的时光,篆刻缤纷的传奇。

秋水、长天,共此不息……

悠悠的曲调,似乎又将他又带回了童年。

金波荡漾的稻田,小伙伴们奔跑的身影,用宣纸和竹条自制的风筝,夕阳西下父母吆喝回家的声音...

回不去了,都回不去了。

静静吹奏完,二人都沉默下来。

“好,这礼物我收下了,谢谢五师弟!”二师兄慎重收好口琴,转身闪进了树林。

元惜年分明看到,二师兄转身时眼角闪过的晶莹。

“记得去师父那复命。”声音越来越远。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回到灵泉观,大师兄和师父正在侧殿等他。待元惜年行完礼后,玉真子捋了捋垂到胸口的胡子,欣慰道:“年儿,想不到你进步如此神速。前些天彦儿跟我说你能力举千斤三十息,我都不敢信。老天这是可怜我老头子吗?快入土的年纪了,终是开了眼。”

感慨完后端起茶,抿了一口,玉真子继续道:“渊儿,你素来稳重,年儿跨入炼筋境的事,你多费心。”

“是,师父。”大师兄还是那副酷酷的模样。

告别玉真子,大师兄领着元惜年一路深入密林,顺便告诉后者武夫的境界划分。

武夫第一重境叫炼筋境,随后还有锻骨、伐皮,突破伐皮境后,便可修炼内劲,成为玄阶武夫了。

大师兄简单介绍完武夫的前几个境界后,便不再开口。

无聊的元惜年找大师兄搭话,问道:“师兄,我这才开智不久,以前的事都不记得了。听师父叫师兄你渊儿,不知师兄全名是?”

“童渊。”大师兄淡淡答道。

“童渊!?”元惜年心中一震,这不是传说中赵云的师父吗?是了,白衣银枪,必是后来收赵云为徒后,赵白马学着大师兄的风格了。

那我岂不是赵云的师叔了?

见元惜年一脸震惊,童渊有些不解,干脆继续说道:“你二师兄叫李彦,三师姐颜云,四师姐颜雨。”

刚刚的震惊还未过去,新的信息又如钱塘江的潮水,以更加汹涌的气势震撼了他的心。

“李彦!吕布的师父?!”

于是,深受冲击的元惜年,一路都在消化这个匪夷所思的消息。

是了,建和三年,当时听四师姐说起时,自己只默默记下,对历史不熟悉的他并未联想到什么。现在看来,自己这是穿越到了东汉后期,张角黄巾起义之前了。

张角、张鲁,张道陵?天师教?我是张天师的门下?

一瞬间,元惜年将信息串了起来,激动得胸膛都开始起伏。

此时的是建和三年(公元149年),离张天师创立天师教已经有七个年头。庙堂的频繁更迭,四方夷族兵祸连连,内忧外患,让已经历尽三个多世纪的汉王朝,早已没有高祖、武帝在世时那般的欣欣向荣。黎明百姓在天灾人祸中苟延残喘,九州大地上,似乎笼罩着一层看不清、道不明的妖邪之气。

元惜年所在的天师教位于益州牧(今蜀地及周边)。巴蜀一地山高路险,北有米仓、大巴二山,南有云贵高原,东有方斗、大娄山脉,西有邛崃、大雪山。唐代李白曾作诗感慨“黄鹤之飞尚不得过,猿猱欲度愁攀援”,蜀地之险可见一斑。然而深入腹地后,整个属地又是个大盆地。是以兵祸难以企及,入蜀的通道都有重兵把手,一夫当关万夫莫开。

汉高祖被封汉王后,被项羽发配到蜀地。蜀地原本是半开化之地,当地百姓过着半农耕半狩猎生活。高祖到来后,秣马厉兵半载,率军中武夫异士铺路修桥、挖渠固堤,号称秦汉基建狂魔。虽只有短短半载,但对蜀地民众的影响巨大。短短三百年,人口暴增到六百万,经济也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,一跃成为汉朝西南的鱼米之乡。

跟随童渊兜兜转转来到一片密林,此处树木参天而立,浓密的树冠遮云蔽日,偶有飞鸟被惊起,带走一片喧嚣。

得知大师兄身份后的元惜年,目光崇拜地望着前者,像极了后世在机场手拿海报,两眼冒着心心,声嘶力竭喊着爱豆的脑残粉。

童渊被看得有些不自在,轻咳一声道:“武者第一重境为炼筋,需将身体的反应,和对身体的控制掌握到极致。”说罢便负手用脚挑起地上一颗小石子,石子刚过头顶,一个金鸡独立,用鞋底托住石子。随着脚踝快速旋转,石子像在鞋底生了根似的一动不动。

化身脑残粉的元惜年一顿鼓掌,颇有些春晚里黑土大叔给白云大妈捧场的感觉。

童渊脸皮抽了抽,继续说:“你现基础已经打牢,先将全身筋拉开,再完全控制好身体,就能突破成武士了。”

说罢,看了看元惜年,见他依然一副小迷弟的样子,顿时气不打一处来。抓着没有准备的小迷弟,左右两下将两腿踢开,手上用力往下一按。

只听“咔嚓一声”,元惜年就感受到了地上“蛋蛋的幽冷”。随后,山林中的飞禽走兽们,都听到了一声冲彻云霄的哀嚎。

丝毫不承认公报私仇的大师兄,为了不折不扣完成师父交代的任务,私下里还给元惜年加餐。

是真正的加餐。

当一脸道貌岸然的大师兄,找到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丹魔萝莉后,两人一拍即合。在幽暗偏僻的小丹房内,关起门足足谈了一个时辰。据不小心路过小丹方的二师兄后来说,大师兄出来的时候神色相当满足,腰间鼓鼓囊囊,隐隐有瓷瓶碰撞的清脆声。

可怜的元惜年,在随后的一个月,进入了这一世最煎熬的日子。

迫于大师兄的武力威慑,粉转黑的小迷弟,每日惨嚎着完成各个诡异扭曲的拉筋任务。当嚎得没力气的时候,嘴里就会被射入一粒不知名的丹丸。要说这丹丸也确实有效,身体的疼痛随着药效化开立竿见影地恢复。可是伴随而来的诡异副作用,让始作俑者之一的大师兄都暗暗心惊。

身体像气球一样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鼓成了一个胖子,或是全身漆黑如墨,比大师兄的脸还黑上三分……最惨的一次,药下肚后,元惜年只觉腹中翻江倒海,嘴唇发抖,豆大的汗顺着额头掠过眼睛,从下巴一滴滴落下。

在坚持了一炷香之后,元惜年终于扛不住了,在大师兄疑惑的目光中飞奔到一旁的大树下,解裤带、脱裤子、翘起屁股,一气呵成。腹中的奔涌像决堤的黄河般一泻而出,阵阵轰鸣带起飞沙走石无数。他一人奏出了一个交响乐团的效果。

当天夜里,元惜年一个人躺在山下的泉池中。目光呆滞,痴痴望着星空,像失去了贞操的小姑娘,默默无言两眼泪,耳边传来喷涌声。

自那天“黄河决堤”后,素来洁癖的大师兄,再也没来过这个密林练武。隔着五十丈用传音入密督导了元惜年几句后,就放任他自生自灭了。

好在社死之前元惜年也已掌握了炼筋境的要领,突破成为武士的日子也指日可待。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65839/65839717/44335017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